电动化智能化引领产业变革
- 编辑:5moban.com - 18煤炭股表现抢眼不过,最为抢眼的还是转型为国有投资公司。
其转型之快、动作之迅速,可谓雷厉风行,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可谓刮骨疗毒、壮士断腕,为行业内外所瞩目。煤制油产业也遭遇到国际油价的长期低位徘徊。
如今,作为煤炭航母的神华集团,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攻坚期,未来能否实现脱胎换骨、轻装上阵、破浪前行,我们拭目以待。神华这艘煤炭行业中的巨型航母,在行业低迷之际不得不开启改革的序幕。所有这些,也许一定程度上能解释神华为何被超越随着去产能政策的加速落地,煤炭价格有可能会进一步上探,但是煤企还是会坚定的完成去产能的任务。十个部委组成督查组从上周开始,分赴各省市区督查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进程,从8月起每月通报去产能进展。
对于投资者来说,转型后的煤炭企业还是有一定的介入机会,因为煤炭股处在一个底部,整个煤炭行业的利润回报率在未来还是会回到一个合理的区间。今年煤炭产量情况的情况如何?今年1到7月,全国煤炭产量总共有19亿吨,同比下降了10%,煤炭价格在持续上涨。9月9日,潞安集团召开关于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工作会议。
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晋平,集团党委副书记、股份公司总经理王志清出席会议。近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关于稳定煤炭供应 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工作会议,确定山西省共有十六座矿井被划入先进产能矿井梯队,其中集团下属余吾煤业、高河能源、漳村煤矿、司马煤业、常村煤矿成为先进产能矿井。要坚持诚信、自律,市场供应紧张,承担增量任务,市场供应宽松,承担减量任务,按照预案通知要求及时增加或缩减产量,同时,做好每周上报日销量和流向工作。要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做到超前管控、提前防范,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各单位通过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内部分流、清退非在册人员、新项目安置、对外输出劳务等措施,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积极推进转岗分流工作。截至8月底,山西焦煤西山煤电终止劳动合同2852人,解除劳动合同319人,内部分流3197人,清退非在册人员1546人,新项目安置714人,对外输出1148人,其他渠道分流602人,共计10378人。
随着国家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政策地深入实施,山西焦煤西山煤电科学论证、政策解读、阳光操作,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推进转岗分流工作。截至8月底,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已顺利安置转岗分流职工10378人,完成全年目标的82.9%。山西焦煤西山煤电一方面深入基层宣讲政策,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转岗分流的意义,消除顾虑和担心,明白转岗不是下岗、分流不是失业。另一方面坚持先挖渠后放水原则,争取双创政策,引进优质项目,扶持自主创业,鼓励外出务工,开辟更为宽广、更有前景的就业空间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一方面深入基层宣讲政策,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转岗分流的意义,消除顾虑和担心,明白转岗不是下岗、分流不是失业。同时,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各单位通过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内部分流、清退非在册人员、新项目安置、对外输出劳务等措施,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积极推进转岗分流工作。截至8月底,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已顺利安置转岗分流职工10378人,完成全年目标的82.9%。另一方面坚持先挖渠后放水原则,争取双创政策,引进优质项目,扶持自主创业,鼓励外出务工,开辟更为宽广、更有前景的就业空间。
随着国家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政策地深入实施,山西焦煤西山煤电科学论证、政策解读、阳光操作,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推进转岗分流工作。截至8月底,山西焦煤西山煤电终止劳动合同2852人,解除劳动合同319人,内部分流3197人,清退非在册人员1546人,新项目安置714人,对外输出1148人,其他渠道分流602人,共计10378人
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退出煤炭产能9500多万吨,完成全年任务的38%。据了解,仅山西省就拿出9.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第一批6家煤炭企业关闭的15座煤矿退出1060万吨所带来的人员安置问题。
卓创资讯煤炭行业分析师韩滨认为,之所以7-8月煤炭去产能速度如此之快,是因为2016年7月国务院召开去产能工作会议,对各地的去产能任务进行了明确和责任落实,并制定了多个配套文件,派出了10个督导小组督导各地的去产能工作。而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工作则更加艰难。由此可以推算出,仅8月一个月,就完成去产能任务达5500万吨。即便煤炭去产能速度加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仍表示,当前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行业充分发展转型升级的任务相当艰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不懈。在煤炭行业十年黄金期,很多煤炭企业只依靠卖煤就能获取丰厚的利润,但由于煤价大跌,仅靠卖煤,这些企业经营困难,需要多元化发展,但是它们在技术和资金上仍然遇到很多难题,同样因这些问题,导致煤炭下游用户对煤炭的高效利用也不足。韩滨认为,当前煤炭总需求并没有增加,前7个月全国煤炭消费量仍然下降了4%,煤价之所以回升,主要是因为国家实行了276天工作制的短期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实现了控产量的目的,导致煤炭供应短期减少,但煤炭的产能退出并不多,所以煤炭市场依然供大于求。
这就意味着,刚刚过去的两个月,全国就完成全年任务的30%,不可谓不神速。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煤炭去产能任务仅完成7227万吨,仅占全年目标的29%。
同时多地启动了去产能专项调整资金。日前,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称,截至8月底,全国煤炭去产能任务完成了今年全年的60%,累计退出产能1.5亿吨
丁肇勇分析说,去产能不可能长年进行,所以领导小组应该会是一个临时的部门。例如,吉林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是吉林省副省长姜有为。
吉林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是副省长李晋修。在东北三省经济仍然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去产能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着。去产能压力各不同据了解,辽宁省2016年计划退出粗钢产能602万吨,全面完成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副省级领导牵头去产能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悉,今年年初,辽宁省和吉林省就率先在国内各省份中成立了专门的化解过剩产能领导小组,而且这些领导小组的组长均是由副省级领导来担任,从中也可以看出领导小组的规格颇高。
但是即便如此,吉林省依然要借着本轮去产能的东风,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调整经济结构。去产能是硬性任务,时间紧、任务急,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必须有高级别的领导压阵。
除了辽宁省之外,作为东北地区的煤炭大省,黑龙江省计划用3至5年时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567万吨,分流安置职工6.2万人,其中2016年化解产能983万吨、分流安置职工3万人,今年前7个月已化解过剩产能222万吨、分流安置职工10485人,分别占年度计划的23.7%和35%。辽宁省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领导小组的组长是常务副省长谭作钧和副省长刘强。
一位吉林省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相比黑龙江省和辽宁省而言,吉林省去产能的压力最小,因为吉林省的人均钢、煤产量都不高,所面临的过剩产能矛盾也并不突出。在去产能的同时,如何安置钢铁、煤炭等行业因为去产能而出现的下岗人员就显得尤其关键。
单纯依靠省发改委来推动去产能难度颇大,一些省属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本身就是副厅级、正厅级的干部,从行政职别上来说,双方是对等的。对于去产能而分流出去的员工,我们采取了多种途径进行安置。吉林省一家煤炭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另外,利用现有的林地和土地资源,开展林下经济生产和种植养殖业,也能够解决一部分待岗分流员工的再就业。安置员工成重中之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相较国内其他地区和省份而言,东北三省最近几年的经济下滑压力尤其明显,很多东北企业也正在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因此如何安置钢铁、煤炭等行业因为去产能而出现的下岗人员就显得尤其关键。
根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掌握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辽宁省已退出煤炭产能350万吨,2016年全年计划完成1327万吨。现在是大股东去产能,如果上市公司有去产能的计划,一定会及时进行公告。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东北三省均已经出台了去产能行业职工安置办法。此外,吉林省计划用5年时间合计压减炼铁产能136万吨、炼钢产能108万吨。
另外,需要分流的并不仅仅是基层员工,领导岗位同样需要借此机会优化配置,解决长期存在的机构臃肿问题。实际上钢铁、煤炭企业应该借此良机实施一轮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职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合理安排人员,而不是一刀切似的进行下岗分流。